快乐学习,快乐生活!杨浦探索老年教育新思路

  高龄老人渴望接受教育

  怎么学?学什么?

  脑力和体力跟不上怎么办?

  近年来

  杨浦区社会福利院

  (以下简称“杨福院”)

  提出了“乐学·乐活”的

  老年教育新思路

  并运用于实践中

 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

  作为一家平均年龄在85岁以上的养老机构,杨福院总结出两个层面:个人层面,养老机构内的老人大多年老体弱,伴有各种慢性病或认知障碍,他们内心对于教育、活动的需求往往比社区其他老年人更为迫切;机构层面,随着人均寿命延长,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,过于单一的老人活动不利于老人的健康生活。

  而杨福院提出的“乐学·乐活”的理念

  即“快乐学习,快乐生活”

  满足住养老人

  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同时

  以全人的视角关注

  老人的身心健康

  淡化形式,强化快乐内核

  “乐学·乐活”,重点在于“乐”。要快乐学习,弱化学习的形式,强调快乐的氛围。

  杨福院的老年社工在每个学年开班之前,通过交谈了解老人的学习需求,制定本年度的银发课堂“学习计划”,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的学习内容。


资料图

 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调整,以丰富多变的小组活动取代大班教学模式。如经过社工“改版”的书画班,首先,通过社工的引导,选出适合让老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作品。再由老人和社工、志愿者共同完成创作。


资料图

  最后,开展小组展示,互相评点,给予鼓励。通过实践,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被高龄老人接受,老人们感到自己是主动参与,而不是被动接受,老人的学不仅仅为了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让自己快乐生活。

  与时俱进,满足个性需求

  要乐学,还要满足个性化的需要。

  住养老人普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针对这一情况社工会为老人们制定学习计划,首先邀请他们参加“银发族玩转智能手机”学习班,在社工的带领下老人们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;其次将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和不太擅长的老人结对,在课后如有不会操作的时候互相帮忙;最后请楼层的护理人员及时关注老人的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跟社工联系。


资料图

  老人们通过一个周期的学习,基本可以练掌握智能手机的使用功能,更重要的是通过银发课堂的活动,老人找到了许多新朋友。


资料图

  活动的本质是传递乐活的生活态度

  乐学的目的,是要乐活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大都体弱多病,常常感叹“老了,没用了”、只能“混吃等死”。

  面对老人的负面情绪,社工及时行动“化整为零”,按照“小型、高频”的要求到各楼层开展小组游戏活动,帮助缓解老人因疫情和封闭带来的负面情绪。

资料图

  社工们还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便利,组织和拍摄创意丰富的短视频,让更多的老人成为主角,真正乐活起来。这种转变使老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与社会脱节。


资料图  
社会工作介入养老机构老年教育,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,提高了生活品质,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疏导了老年人孤僻、忧郁的情绪,引导他们养成乐观、乐群的生活态度,坦然面对年老,面对疾病。老年社会工作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,杨浦将继续努力,为老人营造丰富多彩、乐观向上的晚年生活。